新聞
-
Spotify 公佈 2020 年最受歡迎的華語流行音樂藝人和歌曲:周杰倫拿下 Spotify 全球串流收聽次數最多的華語流行音樂歌手
今天,Spotify 公佈全平台最受歡迎的華語流行音樂歌手、歌曲和專輯,其定義了 2020 年全球數百萬人聆聽和發掘華語流行音樂的方式。 周杰倫拿下 Spotify 全球串流收聽次數最多的華語流行音樂歌手,同時也是亞洲其他地區,包括新加坡、馬來西亞和香港的整體串流收聽次數最多的歌手之一,展現了華語流行音樂天王的驚人魅力。排行第二和第三名的分別是香港歌手 G.E.M. 鄧紫棋和新加坡歌手林俊傑。第四以及第五名則是周興哲和香港歌手陳奕迅。 全球串流收聽次數最多的華語流行音樂歌曲是來自當紅台灣電視劇《想見你》,由八三夭 831 演唱的〈想見你想見你想見你〉,截至目前為止已累計 3,000 萬串流收聽次數。排名第二的是周杰倫和五月天阿信合唱的 〈說好不哭〉,接著在後的是周興哲的〈怎麼了〉。此外,在最受歡迎的華語流行音樂排行上名列前茅的還有高爾宣 OSN 的〈Without You〉和 A-Lin 的〈有一種悲傷〉,其來自《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電影原聲帶。 全球串流收聽次數最多的華語流行音樂專輯是 G.E.M. 鄧紫棋的《摩天動物園》,其次是高爾宣 OSN 的 《#osnrap》 和周興哲的《終於了解自由 (Deluxe)》。瘦子 E.SO 最新發行的《Outta Body靈魂出竅》是排名第四多串流收聽次數的華語流行音樂專輯,也是今年在台灣整體串流收聽次數最多的專輯。排名第五的則是周杰倫的《11月的蕭邦》。 嶄露頭角的Marz23、陳忻玥和 OHMYMEITING 也是值得關注的對象,他們是 Spotify RADAR 新勢力播放清單中串流收聽次數最多的歌手。該播放清單收錄了橫跨不同地區的新興華語流行音樂歌手必聽曲目,也是今年稍早啟動的 Spotify 全球新興藝術家計劃 RADAR 的一部分。 持修的〈正想著你呢〉也是今年 Spotify RADAR 新勢力播放清單中串流收聽次數最多的歌曲。跟隨在後排名第二和第三的分別是 OHMYMEITING 的〈巴黎的十二點〉和貓速公路的〈熱帶雨 - 《熱帶雨》電影同名主題曲〉。 更多詳細的全球 Spotify 2020 年度回顧華語流行音樂熱門清單請詳見以下列表。 Spotify 2020 全球年度回顧華語流行音樂榜單: 全球最受歡迎華語歌手及組合 1. 周杰倫 2. G.E.M. 鄧紫棋 3. 林俊傑 4. 周興哲 5. 陳奕迅 全球最多串流收聽次數華語流行音樂女歌手 1. G.E.M. 鄧紫棋 2. 田馥甄 3. 梁靜茹 4. A-Lin 5. 蔡依林 全球最多串流收聽次數華語流行音樂男歌手 1. 周杰倫 2. 林俊傑 3. 周興哲 4. 陳奕迅 5. 高爾宣 OSN 全球最多串流收聽次數華語流行音樂專輯 1. G.E.M. 鄧紫棋 《摩天動物園》 2. 高爾宣 OSN 《#osnrap》 3. 周興哲《終於了解自由 (Deluxe)》 4. 瘦子 E.SO《Outta Body靈魂出竅》 5. 周杰倫《11月的蕭邦》 全球串流收聽次數最多的華語流行歌曲 1. 八三夭〈想見你想見你想見你(電視劇"想見你"片尾曲)〉 2. 周杰倫, 阿信〈說好不哭〉 3. 周興哲〈怎麼了〉 4. 高爾宣 OSN〈Without You〉 5. A-Lin〈有一種悲傷 - 電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主題曲〉 Spotify RADAR 新勢力播放清單中最多串流收聽次數的歌手 1. Marz23 2. 陳忻玥 3. OHMYMEITING 4. G5SH 5. 張若凡 Spotify RADAR 新勢力播放清單中最多串流收聽次數的歌曲 1. 持修〈正想著你呢〉 2. OHMYMEITING〈巴黎的十二點〉 3. 貓速公路〈熱帶雨 - 《熱帶雨》電影同名主題曲〉 4. 陳忻玥〈煙幕〉 5. G5SH 〈情侶鞋〉
-
華康字型號召大眾透過聲音創作,唸就個人專屬「金點經」 讓你第一次設計就上口!
以聲音具現文字生命力,台灣字型發展先驅華康字型邀請全民一齊「發聲」參與「金點經」創作,體驗設計之美,展現你心中的創意靈魂,用設計增添生活中的美好驚喜! 設計並非艱澀難懂、高高在上的理論,更是日常生活態度的體現,華康字型於字型市場耕耘30餘載,致力將台灣文化融入字型之中,以漢字設計為基石,透過創新科技賦予文字生動情意,為讓更多民眾感受「設計」所能帶來的影響與感動,華康字型推出用「聲音」作設計的【唸就你的金點】線上活動。 「金點經」以設計本質為題、經文形式為體,發展出本質章、原創章、初心章與金點章等四大章節內容,其中前三章可依參與者自身獨特的語氣搭配不同的口說節奏,以聲音將「華康金剛黑」的剛柔層次具象再現,碰撞出令人唸唸不忘的原創視覺影像,透過線上互動不僅傳達出字型設計的可能性,更顛覆你我對設計的想像,讓大眾在「發聲」參與創作的過程中,親身領會其趣味,了解生活設計美學與其價值。 「金點經」內容詼諧道出許多設計師的創作心聲,台灣知名平面設計師方序中、廖小子、田修銓,以及長期關注設計領域,更身兼今年度金點設計獎頒獎典禮主持人的黃子佼等多位名人亦使出渾身解數齊聚響應【唸就你的金點】線上創作,「發聲」號召全民參與設計,體現美學擂台切磋之趣。活動於12/3上線即掀起熱烈迴響,截至今(12/7)日已吸引近千人參與創作。 華康字型於今(20)年與台灣設計研究院──金點設計獎合作,推廣「提升全民對設計價值與美學的認知」之信念,共同驅動台灣以「設計力」於各領域影響全球,並邀請民眾一同倒數,迎接即將於12/11舉行的2020金點設計獎頒獎典禮,透過現場直播一探平時在幕後默默耕耘的設計師們,熱情分享每件設計作品背後的起心動念。 設計源自於對生活熱情的詮釋,為推廣生活設計美學,華康字型以「金點經」設計互動之概念,延伸創作出限量設計小物《金點Insight筆記本》與《金點觀止便條紙》,其中《金點Insight筆記本》只要將欲呈現的文字或圖樣書寫於塑膠片上,透過陽光與筆記本一同日曬,即可直接轉印於封面,讓你輕鬆體驗設計樂趣,用別具巧思的精緻設計小物,增添日常生活的韻味。目前兩項「金點經」設計小物於【設計點Design Pin】獨家限量販售。 華康字型「金點經」線上互動活動:https://dynacw-x-goldenpin.com.tw/ 設計點Design Pin 實體/線上店鋪資訊:https://reurl.cc/GrROpy
-
新一代雷姬掃拖地機器人LEGEE 7 強勢登台,全新創意語音翻玩清掃樂趣 每分鐘900下仿人手擦拭 大幅升級清掃力
地板清潔家電產品近年來不斷推陳出新,今年更因疫情影響,消費者居家除菌意識提升,在居家清潔上更重視拖地抗菌的需求,有鑒於此,KE嘉儀企業推出由好樣科技研發的台灣品牌HOBOT玻妞最新一代雷姬掃拖地機器人LEGEE 7!在掃拖一體的核心基礎上,持續深化地板清潔技術以及「Talent Clean」八種達人清潔模式應用,同時搭配全新的LEGEE SLAM導航技術及創意語音功能,打破掃拖地機器人既有的功能限制,告別生活清掃困境,提供消費者更全面的家庭清潔服務。 新一代雷姬掃拖地機器人LEGEE 7不僅擁有科技美學的外型設計,並搭載升級LEGEE SLAM智能導航技術,採用高精度雷達 (LSD),可自動偵測周圍環境及探測水平地形,在功能上更兼具地板掃拖清潔及高互動性,消費者可透過LEGEE App語音控制功能,只要一聲令下,就可以坐享無塵生活,滿足懶人家電的清掃需求。除此之外,更別小看LEGEE 7外觀是掃拖地機器人,其搭載「創意語音」功能,透過設定就能讓LEGEE 7播放專屬訂製的語音內容,堪稱聖誕送禮或打造特殊驚喜的最佳首選。雷姬掃拖地機器人LEGEE 7即日起全新上市,建議售價為新台幣17,500元。無論作為清掃必備品或是聖誕佳節獻禮,都可以用超值的價格購入。 有別於一般附加拖地功能的掃地機器人,LEGEE 7持續升級獨家結構專利技術,具備「吸塵、乾擦、噴水、溼拖」四效合一的功能。LEGEE 7裝載新一代Nidec無刷變頻馬達,在「吸塵」上以領先業界2700Pa強勁吸力,可以將粉塵細灰甚至乾玉米粒等殘渣一網打盡,並延續仿人手擦地的設計思考,以每分鐘900次來回擦拭及1800g下壓力清除地面髒污,接著透過智能感溫「噴水」,機身搭載4顆噴嘴更有利水量均勻噴灑以溶解頑垢污漬,最後再以「濕拖」擦去軟化的頑垢,有效帶走髒污不回滲,拖地不留水痕。LEGEE 7以掃拖一體的方式打造快速又有效地清潔功效,將地面清潔得一塵不染,赤腳踩過也光滑爽淨不黏膩,將掃拖地技術層次推升至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LEGEE 7「Talent Clean」八種達人清潔模式亦同步升級,使用者可依分區需求,指定不同的達人清潔模式,包括標準模式、除漬模式、拋光模式、乾擦模式、強力模式、節能模式、寵物模式,或選擇自訂模式,自行配置噴水濕度、吸力強度、擦拭頻率及移動速度等五段參數,讓使用者自行設定最符合居家的清掃模式,輕鬆整頓不費力,不論日常清潔或是難纏的油垢污漬都能一機包辦。例如廚房空間可使用除漬模式,透過大量出水溶解乾掉、難以清理的地面油漬及污垢,在水乾掉前快速將已軟化的污垢清除。面對毛孩掉毛則可以使用寵物模式,主打吸力增強,在靠近寵物毛髮時瞬間吸入,同時搭配出水掃拖地面灰塵。 此外,本次新登場地圖記憶功能,最多可容納五張不同樓層的地圖,可依照使用者清潔需求劃分清掃區域、虛擬牆和禁區等,在清掃時即時顯示清掃範圍及充電站位置,使用者只要透過LEGEE App即可一手掌握清掃進度,在清掃完成後自動分區,為下次清潔任務預做準備。 為了體現智慧生活,LEGEE 7不僅在清掃升級富有巧思,最亮眼的新功能莫過於「創意語音」,使用者可透過 LEGEE App錄製聲音替代預設語音,不論是孩子的童語、長輩的磁性問候,甚至是毛孩的叫聲,通通可以透過設定成為LEGEE 7執行清潔任務時自動播放的語音提示,為即將到來的聖誕佳節打造驚喜。當家人一回到家,便可透過LEGEE 7替你傳達心中想說的話及佳節祝福,為生活增加精彩的喜悅,讓一家人感情加溫,暖心更加倍。 同時,LEGEE 7也結合Siri和Ok Google兩大聲控系統,只要一聲令下即可啟動,讓使用者輕鬆管理家中清潔大小事,坐享無塵生活,打造省時、省力的智慧家庭。 在現今智慧當道的時代,新一代雷姬掃拖地機器人LEGEE 7多項軟硬體技術亦同步升級,可支援最新WiFi 5GHz和2.4GHz雙頻技術,帶來更穩定、低干擾的智慧操控環境。 LEGEE 7機身前後配置2對防墜感應器,同步強化安全防護機制。電池容量也升級為4500mAh大容量,搭配智慧斷點續掃功能,可自動計算並補充續掃所需電力後,再依地圖記錄繼續執行清掃任務。 HOBOT玻妞全系列產品由嘉儀家品總代理,雷姬掃拖地器人LEGEE 7現在開放預購,12月起於全台百貨通路隆重登場。
-
IEEE GLOBECOM移師台灣 遠傳共襄盛舉,總座井琪發表演說 產業領袖探討深化5G應用與6G展望
睽違20年,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全球通訊會議(IEEE GLOBECOM 2020)於今(8)日再度在台舉行,並召開第一屆台北6G高峰會(6G SUMMIT),海內外科技大廠與業界領袖齊聚。遠傳總經理井琪於上午的「行政論壇」(Executive Forum)發表演說,與包括5G-ACIA主席Andreas Mueller在內的產業領袖共同探討深化5G應用與未來6G展望。 井琪演說主題為「GROWING 5G IN TAIWAN」,她表示,5G不僅僅是4G的升級,更帶來劃時代的改變,大頻寬為消費者帶來更豐富的體驗,低延遲可開啟車聯網、遠距診療等創新應用,大連結有助於發展智慧城市與智慧工廠;融合邊緣運算與機器學習,將可驅動更成熟的無人搬運車(AGV)、自主移動機器人(AMR)、機器人協作等應用。 遠傳也於IEEE GLOBECOM 2020現場展出遠傳5G生態圈的多項AIoT實務運用,包括無人機巡檢、C-V2X自駕路口輔助系統、智慧戰情室、5G企業專網等已在台灣落地的應用,遠傳於今年中與台達電子、台灣微軟攜手打造全國第一個5G智慧工廠,即是架構在遠傳高可靠度、高覆蓋率、高客製化的5G企業專網;而導入C-V2X系統的5G自駕巴士也已於台北市信義路運行測試。 遠傳以5G「大人物(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雲端、資安技術,整合運算、介面、感測等各個環節,與上下游產業鏈廠商攜手打造完整的5G生態圈。本次展出的無人機巡檢即為與中強光電合作,C-V2X應用則是與啟碁科技合作,5G企業專網的O-RAN合作夥伴則包含台達電、仁寶、富鴻網,另也與台灣愛立信合作展出360度頸掛式全景相機及AR應用。 根據韓國三星發表的6G白皮書,預計2028年完成首批6G網路商業部署,各國對6G的成熟期預期約在2030年前後。遠傳將善用5G的投資與布局,積極開發推行5G的應用,同時也要投入6G技術的研發與國際接軌,以期繼續推動台灣資通訊科技的再升級,並為消費者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IEEE GLOBECOM 2020主題為「人與機器智慧通訊(Communications for Human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共13場座談會進行,涵括各類尖端通信技術領域。今日至12月10日於台北國際會議中心(TICC)1樓舉行,12月10日開放民眾免費進場參觀,遠傳展區位於B03攤位,提供企業客戶與入場民眾體驗前瞻創新5G應用。
-
創見推出嵌入式軟體解決方案,打造全方位遠端儲存裝置管理!
隨著5G時代來臨,巨大商機將帶動伺服器市場需求及邊緣運算裝置的佈建,以因應AIoT(智慧物聯網)產業的多元應用環境,如智慧製造、智慧監控、智慧城市等。5G應用標榜的高速度、低延遲、多連結三大特性,將是現代企業面對終端裝置管理與維護的一大挑戰。全球工業用記憶體儲存領導品牌-創見資訊(Transcend Information, Inc.)近期推出一系列嵌入式軟體解決方案:Control Center、Scope Pro、TCG Opal Toolbox、One Touch Recovery,分別從管理、監控、安全、救援等四大面向著手,為企業級用戶提供完善的邊緣設備管理工具,充分維護及管理遠端儲存裝置,有效提升裝置效能,進而強化公司營運。 Control Center 透過整合性儀表板,完整呈現儲存裝置的狀態、效能與系統資訊。結合資料蒐集與智能分析,主動發送監管通知與提前警示,隨時更新、維護儲存裝置,減少突發性狀況,降低系統營運成本;Scope Pro專門監控離線的儲存裝置,輕鬆進行儲存裝置的更新、安全抹除和鏡像備份;TCG Opal Toolbox搭配AES-256位元的進階加密功能進行儲存裝置的加、解密,有效降低工控資安風險;One Touch Recovery透過提前佈署,備份重要系統資料,當突發狀況發生時,可立即復原資料,即時性的救援可避免影響公司運作。 為了讓各產業領域的企業和使用不同作業系統的平台能無縫串接嵌入式軟體解決方案,創見依照產業領域應用提供客製化、跨平台與高度彈性的軟體開發套件(SDK),攜手技術夥伴進行技術合作,落實各領域的實際需求。 創見的軟體解決方案能夠佈署在公有雲端環境,如Amazon Web Service(AWS)、Microsoft Azure、Google Cloud等,資料處理能力不受限制,在符合成本效益的考量下可大規模擴張,提升企業敏捷性;嵌入式軟體解決方案亦可佈署於公司組織的內部網路架構,強化客戶對資料安全性的掌握與彈性。
-
亞太電信強攻數位經濟及企業專網, 攜手5G加速器團隊 佈局智慧醫療 業界第一個孵化到落地案例
隨著全球5G發展,加上疫情催化,帶動新型態智慧生活的需求,加速企業推動數位轉型;亞太電信看準數位經濟浪潮,鏈結母集團豐沛資源,超前部署5G企業專網,拓展5G應用生態圈,引領產業技術創新;同時致力推動5G智慧醫療潛力應用,上架5G加速器培育新創團隊「奇翼醫電」的AI智慧穿戴微健檢裝置「BEATINFO 心率傳輸組」至亞太電信全台指定門市,成為業界第一個扶植新創團體,從培育孵化到落地的成功案例。 亞太電信持續穩固智慧生活品牌定位,不僅扶植5G新創發展不遺餘力,在ICT、IoT及智慧應用等數位經濟業務表現亮眼,今年累積至三季營收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106%;「亞太電信5G創育加速器計畫」邁入第二期,報名團隊超過400家,順利完成28家培訓,提供國內外新創團隊5G測試環境及輔導課程,也加速亞太電信的產業佈局。 由IEEE通訊學會主辦的IEEE GLOBECOM 2020 (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Global Communications Conference)今(8)日於台北國際會議中心展開實體展覽,母集團鴻海科技集團協同子公司亞太電信、富鴻網展示O-RAN Small Cell領導業界標準、一條龍端到端的5G小型基站設備與企業專網的專屬網路設備。亞太電信未來也將鏈結母集團豐沛的研發、設計、製造及富鴻網提供的各式專網終端設備等資源,協助客戶打造完整端到端高品質的企業專網服務。 亞太電信指出,目前企業專網案例除了日前攜手IC封測大廠矽格,導入5G專網部署,運用5G特性,發展AGV車隊、混合實境(Mixed Reality, MR)技術,導入智慧製造相關應用,建立高度人機協同與高效作業環境;接下來也相繼於半導體、石化業、封測業、製造業等領域持續推動,擴大企業專網市場。 除5G企業專網,亞太電信積極佈局5G智慧醫療。據資策會MIC資料指出,全球5G醫療市場將從2020年的4億美元成長到2026年的218.8億美元,複合年均增長率(CAGR)為77.2%,市場潛力備受關注。加上5G擁有低延遲、大量數據傳輸等特性,加速需要處理龐大資料的遠距生理訊號穿戴應用興起,亞太電信看準智慧醫療穿戴裝置商機,上架5G加速器培育的新創團隊「奇翼醫電」的AI智慧穿戴微健檢裝置「BEATINFO 心率傳輸組」,現搭配596元指定資費,即可0元帶回家,綁約24期,享4G全速吃到飽,再贈市價3,600元的微健檢報告12個月份、健康諮詢(上限30分鐘)服務。 奇翼醫電深耕AI健康解決方案,以精準、即時的穿戴科技與IoT技術,將使用者的生理資訊及位置即時傳至遠端的監控中心,同時透過公司的演算技術,可針對異常心率進行警示,具有串聯量測、演算、分析平台,客製差異化方案技術的能力。 「BEATINFO 心率傳輸組」可長時間連續測量多重生理訊號,包含心電圖、呼吸、溫度、心率等,透過這些生理數據的收集歸納,幫助使用者擷取精準的生理訊號,提早預防、尤其是降低心血管疾病等慢性患者風險,進行個人健康狀況的評估與紀錄,以實現個人大數據精準健康管理的目標。
-
資策會攜DELL等國際大廠發布數據優先聯盟,打造台灣數位轉型生態系
新興科技崛起帶動資料經濟發展,而大數據(Big Data)的應用是未來企業經營關鍵。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資策會)與戴爾科技集團(DELL)於今(8)日攜手ERICSSON及台達電子等國內外大廠組成數據優先聯盟(DIGI-DATA Alliance),共同擘劃以數據驅動(Data-Driven)的數位轉型服務,協助台灣企業快速掌握數據密集的創新商業模式,建構數位生態系。 近年來,全球經濟發展進入嶄新的紀元,企業積極尋找從「資本密集」轉型為「數據密集」的創新模式,以數據為本,從邊際數據收集、數據保存至多雲生態系、數據分析到數據防護,台灣多數企業運用創新科技,試圖打造最快、最穩的數據基石,建立最佳的商業洞察,搶占市場商機。 資策會與戴爾科技集團為協助台灣企業與全球接軌,落實政府DIGI+數位國家、創新經濟的目標,攜手ERICSSON、NVIDIA、VMware等國際大廠力量,並邀集台達電子、精誠資訊、凱穩電腦、遠傳電信、聚碩科技、歐立威科技及鴻海科技集團雲高科技等國內重要夥伴組成「數據優先聯盟」,建立合作平台,運用Cloud/Data端到端軟硬體整合架構,共同打造台灣數據驅動數位轉型的企業藍圖,協助台灣企業客戶建構創新商業價值的數位企業。 戴爾科技集團台灣區總經理廖仁祥於11月接任IPO Forum(國際績優夥伴聯誼會)會長,於今(8)日對外宣布數據優先聯盟成立之際,進一步表示,很榮幸在經濟部工業局的指導下成立「數據優先聯盟」,未來將攜手資策會等國內外優秀的夥伴,為台灣產業數位升級而努力,並共同促進國際大廠與國內廠商研發、投資、產銷及技術合作、深化共創商機的夥伴關係,帶動台灣產業鏈發展。 資策會地方創生服務處處長洪毓祥則提到,資策會積極協助全台各產業推動數位轉型化育,創造地方產業生機。主要從企業轉型健檢開始,帶領企業釐清痛點及需求,挖掘企業轉型的核心面向,未來更將攜手聯盟夥伴填補產業數位轉型缺口,建立轉型商模,協助企業找到最適合數位策略與數位(新)科技,有效提升企業競爭力,並攜手產業共創新價值。
-
結合Apple技術與Beats強勁音質,全新無線入耳式耳機Beats Flex正式登台,Beats經典黑紅、柚子黃 12月12日搶先發售!
Beats by Dr. Dre(Beats)全新推出最平價實惠的Beats Flex無線入耳式耳機。Beats Flex巧妙延續 BeatsX 靈活便捷的設計,同時帶來強勁效能,包括支持自動播放/暫停功能的磁性耳塞、12小時電池續航時間、可帶來強勁音效的全新聲學驅動單元和升級版麥克風,以及USB-C充電連接器。價格上,更是以新台幣1,599元最實惠的價格,感受Beats Flex 高品質音效體驗!Beats Flex將於12月12日起,在全台蘋果授權通路優先發售Beats經典黑紅及柚子黃兩款顏色。 Beats、Apple Music 和國際內容部門副總裁 Oliver Schusser 表示,「Beats如今推出的Beats Flex,為迄今為止最平價實惠的一款耳機。Beats Flex結合Apple強大的研發能力和技術,希望帶給全球更多樂迷體驗更好的音質和體驗。」 Beats Flex 具備雙聲室音響設計以及專有層疊驅動單體,實現豐富均衡的音效和出色的立體聲分離效果,帶來渾厚精確的低⾳響應。採用雷射切割的微通⾵系統能減輕⽿朵壓⼒,最佳化的驅動單體⻆度則確保提供清晰透亮的聲⾳。進階的數位處理器會微調⾳訊,提供精準⽽扣⼈⼼弦的聆聽體驗。渾厚震撼的⾳質,時刻激發你的靈感。 無論是聽音樂、接聽通話或瀏覽社交動態,Beats Flex都能隨時陪伴左右,體驗多元生活。Flex-Form 連接線採用耐用的鎳鈦合金製成,並提供四種耳塞套尺寸選擇,提供符合個人需求的貼合體驗,全天候配戴也能舒適自在。磁性耳塞戴入耳中即可播放音樂,掛在脖子上吸合時就會暫停播放,讓聆聽變得更輕鬆。1 不使用時,可輕鬆收納並放入口袋或手提包,不會纏結。 Beats Flex 採用 Class 1 藍牙®技術,拓展無線收訊範圍,更能減少斷訊。進階的內建⿆克⾵能減少⾵噪,提升聲⾳的清晰度和通話效能。⽿機上操控鈕可調整⾳量、控制⾳樂、接聽通話或啟⽤語⾳助理。 Apple W1 晶片讓 Beats Flex完美契合各種 Apple 產品。只需打開電源,讓⽿機靠近 iPhone 或 iPad,Beats Flex就能與任何已同步到 iCloud 的 Apple 裝置搭配使用。2 可在不同產品之間切換自如,並可隨時檢查電池狀態,或透過「⾳訊分享」功能與其他⼈分享正在聆聽的音樂內容。 通過音訊分享功能,能以無線方式使用 Beats Flex 和另一副 Beats 耳機或 AirPods 與好友分享音訊。3 無論是歌曲、Podcast,甚至是電影,與朋友或家人共同欣賞才更盡興。輕鬆地將正在 iPhone、iPad 或 Apple TV 上聆聽的內容與人分享,雙方都能單獨控制各自的音量。 Beats Flex 經過升級,電池續航時間長達 12 小時,讓人全天盡情聆聽。如果需要額外電量,在電池電量不足時,使用隨附的 USB-C 充電連結器通過 Fast Fuel 快充技術充電 10 分鐘,即可持續播放 1.5 小時。4 此外,USB-C充電連接器可支援Apple 和 Android 平台充電使用。 Beats Flex 的外包裝是目前所有 Beats 產品中使用最少量塑膠的,並採用87%纖維原料。包裝中的木質纖維來自可再生材質或永續經營的森林,再生紙製成的產品內嵌盒也可回收循環再利用。 12月12日開始,Beats Flex 在台蘋果授權通路開始發售Beats 經典黑紅和柚子黃兩色,建議售價為新台幣1,599元。 雲霧灰和冷焰藍將於 2021 年初發售。
-
NVIDIA 協助人工智慧學術研究領域的畢業生拓展業務創新,新的 NVIDIA 應用研究加速器計畫將學術實驗室內的,人工智慧研究成果加速進入企業部署
學術領域的研究人員不斷發展並應用人工智慧 (AI) 技術來解決各項難題,他們研究的領域從農業機器人到自動飛行器等,無所不包。 NVIDIA 今日宣佈推出應用研究加速器計畫 (Applied Research Accelerator Program),以將學術實驗室內這類的 AI 應用研究成果,加速部署到商業或政府的實體環境。這項計畫能支援在 NVIDIA 平台上的 GPU 加速應用部署。 根據 IDC 的預測,全球投入機器人系統與無人機市場的金額將在2023年達到2,414億美元,較2020年預估的1,287億美元成長了 88%。應用研究加速器計畫也將初期的目標聚焦於這兩個領域。此計畫也將在未來幾個月擴展到其他領域,例如資料科學、自然語言處理 (NLP)、語音和對話式AI。 NVIDIA 的新計畫將幫助研究人員及其合作的組織,推出在 NVIDIA AI 平台上開發的新一代應用程式,包括 Jetson 開發者工具和 SDK,如 DeepStream 和 NVIDIA Isaac。 這項計畫將讓研究人員及其合作組織能夠取得 NVIDIA 的技術指導、硬體贊助、獎助金、應用支援、AI 訓練計畫,還有各項建立人脈網路及行銷的機會。 NVIDIA 將接受研究人員和希望部署新技術的企業合作、致力於把機器人和 AI 用於自動化領域,以解決實際問題的新申請案。 NVIDIA 應用研究加速器計畫的首批成員已經展現出值得進一步發展的 AI 能力: • 佛羅里達大學正在開發用於農業的智慧噴灑器 AI 應用,並與 Chemical Containers Inc. 合作,在運行 NVIDIA Jetson 平台的機器上部署 AI,以減少林木作物的植物保護產品用量。 • Friedrich-Alexander-University Erlangen-Nuremberg的工廠自動化與生產系統研究所與物流業者 KION 及內部物流研究協會 IFL 合作,利用 NVIDIA Jetson 平台設計用於倉庫自動化的無人機。 • 麻省理工學院正在開發的 AI 應用利用 NVIDIA Jetson 平台透過 UV-C 紫外線對物體表面進行消毒;他們也和 Ava Robotics 及其客戶合作,在機器人上部署自動消毒功能,將人類監督與可能接觸到新冠病毒的風險降到最低。 除了提供硬體贊助外,在某些情況下,只要學術研究人員能夠證明將 AI 用在實際應用案例中的可行性,NVIDIA 還會另外提供資金。此計畫也為研究人員提交的第三方資助申請提供支援。 應用研究加速器計畫的成員將可獲得使用 NVIDIA 平台的技術指導,包括Jetson、Isaac 及 DeepStream。 計畫成員也可以透過深度學習機構取得 NVIDIA 的各項訓練課程,協助研究人員學習廣泛的 AI 技術。NVIDIA 也提供在GPU 技術大會演講和增進人脈網絡的機會。
-
NVIDIA Research 透過有限的資料集實現人工智慧訓練上的突破,資料增強技術讓 AI 模型能夠使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一個小資料集模擬藝術品,並在醫療等領域中開創新的潛在應用範圍
NVIDIA 的研究人員把開創性的神經網路訓練技術用於熱門的 NVIDIA StyleGAN2 模型上,以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所提供不到 1,500 張圖片這麼小的資料集,用新的角度去審視藝術品。 NVIDIA Research 的最新人工智慧 (AI) 模型,簡直就是生成對抗網路界中的奇才。它只要使用一般生成對抗網路 (GAN) 所需學習材料的一小部分,就能學習到像是模仿著名畫家的畫風,以及重現癌症組織影像這般複雜的技能。 NVIDIA 的研究人員把開創性的神經網路訓練技術用於熱門的 NVIDIA StyleGAN2 模型上,以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所提供不到 1,500 張圖片這麼小的資料集,用新的角度去審視藝術品。他們用 NVIDIA DGX 系統來加快訓練速度,取材自歷史人物肖像,創造出新的 AI 藝術。 這項稱為自我調整判別器增強 (adaptive discriminator augmentation; ADA) 的技術,將訓練所需的影像數量減少了 10 到 20 倍,卻依舊能獲得良好的訓練成果。同樣的方法有朝一日可能會對醫療領域產生重大影響,像是建立癌症組織學影像來協助訓練其它的 AI 模型。 NVIDIA 繪圖研究部門副總裁 David Luebke 表示:「這些結果代表人們可以使用生成對抗網路來解決問題,這些問題不是得耗費大量時間來取得海量資料,不然就是難以取得這麼大量的資料。我迫不及待地想看看藝術家、醫學專家和研究人員,會把這項技術用在哪些領域。」 NVIDIA 將於本週在神經信息處理系統年會 (NeurIPS) 上發表這個研究項目背後的研究報告;該大會接受了 28 篇 NVIDIA Research 的研究報告,刷新了過去的紀錄,而本篇報告是其中的一篇。 這項新方法是 NVIDIA 研究人員在生成對抗網路創新傳統中的最新成果,這些研究人員開發出突破性的生成對抗網路模型,像是 AI 繪畫應用程式 GauGAN、遊戲引擎模仿程式 GameGAN 及寵物照片變臉程式 GANimal。這些應用程式可以在 NVIDIA AI Playground 上取得。 生成對抗網路跟大多數神經網路一樣,長期以來始終遵循一個基本原則,也就是訓練資料越多,模型品質越好。原因在於每個生成對抗網路都由兩個合作的網路組成,一個負責建立合成影像的生成器,還有一個根據訓練資料學習逼真影像外觀相似程度的判別器。 判別器對生成器進行指導,對它生成的每個像素給予回饋,以協助提高合成影像的真實感。然而可供學習的訓練資料有限,判別器無法幫助生成器徹底發揮其潛力,就像是一個新手教練所經歷過的比賽場次,比經驗豐富的專家少得多。 通常要用上五萬到十萬張影像,才能訓練出一個高品質的生成對抗網路。但在多數情況下,研究人員手邊根本沒有幾萬或幾十萬張樣本影像可供使用。 如果只用幾千張影像來進行訓練,許多生成對抗網路會無法產生出極具逼真感的影像。判別器只是單純記住訓練影像,無法提供有用的回饋給生成器時,就會出現這個稱為過度擬合 (overfitting) 的問題。 研究人員在影像分類的任務中,以資料增強技術來解決過度擬合的問題,而資料增強技術以旋轉、裁剪或翻轉等過程來隨機扭曲影像,為現有影像建立副本以擴大規模較小的資料集,迫使模型擁有更佳的歸納概括能力。 過去嘗試過把增強技術用在生成對抗網路的訓練影像上,造成生成器學會了模仿這些扭曲後的影像,而不是建立具有可信度的合成影像。 NVIDIA Research 的 ADA 方法能夠以自我調整的方式來增強資料,代表在訓練過程中不同的時間點調整資料增強量,以避免過度擬合。此舉讓 StyleGAN2 這樣的模型就算使用少一個數量級的訓練影像,也能達到同樣驚人的效果。 這麼一來研究人員便能把生成對抗網路用在過去不切實際的應用項目裡,會視為不切實際的原因,在於這些應用項目的範例太少、太難取得,或是得耗費大量時間才能蒐集到一個大型資料集。 藝術家們使用不同版本的 StyleGAN 來創作令人驚嘆的展示品,並且按照傳奇插畫家手塚治虫 (Osamu Tezuka) 的風格創作新的漫畫。Adobe 公司還用它來支援 Photoshop 的全新 AI 工具 Neural Filters。 想要入門學習這個模型無需太多訓練資料,帶有 ADA 的 StyleGAN2 可以用於創作稀有的藝術作品,像是來自法國巴黎的 AI 藝術團隊 Obvious 使用生成對抗網路創作出的非洲科塔 (African Kota) 面具作品。 醫療保健是另一個前途大好的應用領域,在多數測試結果皆為正常的情況下,罕見疾病的醫學影像並不多。醫學專家要花上不少時間來一一標註,才能累積出一個有用的異常病理切片資料集。 使用搭配 ADA 的生成對抗網路來建立合成影像,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為另一個 AI 模型產生出訓練資料,協助病理學家或放射科醫生在病理影像或 MRI 研究中找出罕見疾病。一個額外的好處是,有了 AI 產生出的資料,就不存在患者資料或隱私的困擾,醫療機構便能更容易共用資料集。
最多人點閱
- SNSplus好玩家旗下手遊「雲州大儒俠」赴德參展首度亮相
- Microsoft Azure Certified for IoT 快速打造智慧物聯網
- SP廣穎電通將於德國2015 Embedded World展示全方位工控系列產品
- 華碩ROG電競聯盟成軍,「實況主同樂會」熱血開跑!
- 正統MOBA鉅作《獵神》席捲來台,春季季賽總獎金冠軍獨拿新台幣1000萬!!!
- 曜越攜手五大電腦裝機龍頭:原價屋、三井、順發、燦坤及Yahoo! 共同發表『SPM雲端智慧電源管理平台』 曜越最新五款聯名綠能電競機全貌釋出
- IEM於台北國際電玩展熱血開打,購買Intel Core i5/i7處理器系列+SSD 750即得限量好禮
- AMD發表全球首款GPU硬體虛擬化產品線
- 戴爾應用展挑戰優惠玩樂極限
- PLEXTOR感恩節大回饋,M6V卡禮來雙重送!
- PLEXTOR送你到日本,北海道賞櫻趣 - 你買SSD,PLEXTOR捐款送愛心
- Tita的 Guguria,只在關島的特色點心!